雨城天梯
來源:作者:wubin時間:2015-01-05熱度:0次
在深冬的時節(jié),我來到雅安的金鳳山。雖然是深冬,在蜀地并沒有寒風蕭瑟的感覺,滿眼依舊是青綠,讓人感到溫暖。雅安被稱為“雨城”,但在深冬2015元旦的第二天,并沒有看到雨的蹤跡。
金鳳山像一個端莊的少女,依偎在雅安的身旁,受到身邊眾多高山大哥的保護。進入雅安,要經過金雞關,出雅安到藏地,要經過飛仙關,南邊還有滎經縣的飛龍關。三個關隘,扼守著雅安,成為進出雅安的門戶。金鳳山周圍的小山,風姿綽約,是金鳳山的嫂嫂們,也少了俏皮,溫柔地襯托著身邊的小姑,保護著小姑。
要想欣賞金鳳山的絕代美色,必須登山這段陡立的西蜀天梯。
前一段時間,在《地理中國》中看到關于天梯回音的介紹。我并不是拾人牙慧,只是出于職業(yè)的緣故,一個地質工作者,對大地高山有著獨特的情愫。
女兒跑在我們的前面,她特別喜歡這里,這里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氧氣的味道,讓人有些陶醉,女兒定是由于這樣的緣由,這里是天然的氧吧。她已經開始攀登天梯,向金鳳山頂奔去,我們趕緊尾隨著她,并貪婪地呼吸著。
天梯是相當陡立的,我大口喘著氣?;赝_下的雨城區(qū),被薄霧籠罩著,時隱時現,飄渺著一種神秘。和這個地方的悠久歷史一樣,一樣被神秘著。遠處的高山,被淹沒在這樣的霧中,我無法比擬它們的雄偉高大,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感到人的自豪。我們創(chuàng)造了財富,創(chuàng)造了文明,但也讓大自然災害頻發(fā)。就是雅安地區(qū),滑坡多了、崩塌多了,地震也多發(fā),我們只能無可奈何地面對,只能唏噓不已。我們肆無忌憚地索取,大自然必然錙銖必較。
職業(yè)的敏感,讓我想到了很多,還是回到我們的金鳳山吧,回到我正在攀爬的西蜀天梯吧!
西蜀天梯總長226米多,坡度33度,總高差149米,共計11梯879步。全是由金鳳山別的地方的砂巖條疊加鋪就而成,讓我感到宏偉壯觀。妻和女兒登到地九級就不愿再往上了,我一口氣登到了山頂,在金鳳寺山門口看了下,我不是佛教信徒,對寺廟只是注意它的建筑特色。古色古香中,讓我穿梭在莊重的過去。
金鳳寺的山門口,有幾棵高大的銀杏樹,直挺挺的,直向云霄。我扶著一棵銀杏樹,感受著金鳳山的呼吸和來自土地的脈搏,還有遠古的信息。這只是金鳳山美麗的一部分,如果想真正理解她風華絕代的美,就必須用心來體會。不經過攀登天梯的痛苦,怎能看到這樣的美景!
不是嗎?
就是的。
我就是這樣慢慢用心來感受和體會。
(編輯:作家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