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月無意,賣水有情!
來源:作者:楊寧波時間:2015-01-07熱度:0次
歲月無意,賣水有情!
俗話:檐水照窩滴!說的是:他爹做小生意,兒子肯定商人!這個用在賣水‘一甲子’功夫的楊婆婆身上,也算對路!她在靈寶市陽店鎮(zhèn)賣水,兒子在黃河邊看水【黃河治理水文站】。
鐮把溝離隴海鐵路只有幾丈遠(yuǎn)。隴海鐵路三門峽段陽店站儲備油庫就橫隔著它們。過去的油庫,外表像‘墳?zāi)埂?。?jù)說是為了防備‘美帝國主義’的破壞。
每天黎明,住在‘鐮把溝’的楊婆婆早早就睡不安:井里的水沉淀一夜,水質(zhì)清澈。用它燒開水,加‘糖精’做糖水最省心。讓別人搶先,那水渾濁似泥,腥、哽,難咽。 她起床的動靜,早驚醒被臨走的丈夫叮囑半夜的兒媳婦。她匆匆拿起藏在自己屋里的桶、擔(dān)。婆媳一起搖轆轤汲水。
隨著雞鳴,楊婆婆開始燒水。滿園紫氣升騰擴(kuò)散,感染的鐮把溝也過一把神仙癮!
陽店鎮(zhèn)從建國后直至2000年前,五十年一直是陽店鎮(zhèn)最具人氣、商業(yè)價值最大、文化、政治的中心。鎮(zhèn)所有的權(quán)利部門都遍布陽店村中一百來米的街上。見縫插針的生意人,點綴其間。
吃畢飯,需要討口水喝。還真沒有白喝水的地!也鮮有買瓶裝水的。最奢侈數(shù)一碗醪糟雞蛋湯。那些‘小摳門’的人,只好盤算:到家喝水?還是等到水庫?大部分還是就地解決:買水喝。一分錢一杯加糖精的白糖水,二分錢一杯白開水...一天下來,楊婆婆忙得不亦樂乎。
這門生意還真不能養(yǎng)家,其實,也真不需要她養(yǎng)家。兒子,單位供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,工資一分不少給家里。他勤快的媳婦也忙著到街上找活計。頂多是幾個孫兒過來給她送水搬東西。接過她早準(zhǔn)備好的‘賄賂’。
楊婆婆擺攤是因為孤寡寂寞。更是因為這方便打聽自家那些陳谷子爛芝麻的往事。
她家在跟此地十里遠(yuǎn)的下磑村。
上個世紀(jì)二十年代的中國人家,一般是‘三槍’牌的全副武裝!一桿漢陽造的長槍,防備土匪;一桿煙槍,用于吸食大煙,一桿‘槍’是農(nóng)具。有錢的一個重要象征,是可否有機(jī)槍,可否有一群護(hù)兵,可否種大煙,可否花錢買官。她的娘家家底差。她父親就只好做‘兵痞’,每天有十八斤麥子養(yǎng)家。她五歲左右,父親就喪命潢川。
禍不單行!家鄉(xiāng)又流行‘人瘟’。楊家大院半月連死九條人命。大家聯(lián)合起來,封她家門。她跟著寡婦媽媽、小弟弟等著死亡。
與世隔絕半年,這家人倒好好的。聞聽此事的舅舅就帶長工幫她們搬家到一河之隔的李曲村。
古代人劃分資產(chǎn)有個歌謠:男順頭,女斜頭,外甥還有倆犁溝!男孩子是繼承人,得到田地中央絕大部分的收獲,女兒是出嫁之人,得到田地邊緣的小部分收成,外甥也算個數(shù)!就把牛踩踏過的犁溝分倆個【一尺寬】的收獲讓他做口糧。
由于舅舅仁厚,就把出嫁的姐姐和外甥做自家人那般款待。
中國農(nóng)村男耕女織幾千年。幾十畝地足夠男人們忙活一年。收,種,農(nóng)閑的積肥、喂放牲畜....家里也要女人們忙活。早起做飯、喂豬、磨面、漿洗縫補....閨女偷空納鞋底、繡花準(zhǔn)備嫁妝。她跟著母親做‘女活’。十多歲,就嫁到陽店村。不等弟弟成家,母親走了。給她留下永遠(yuǎn)的牽掛。
轉(zhuǎn)眼,她做了寡婦。只是,不同于母親。她是快樂的。無憂無慮的。
于是,她想到’賣水‘?兒女不敢深勸,由她張羅著。
賣水開始就半個多世紀(jì)。 (編輯:作家網(wǎng))